有一天我心血來潮,
想瞭解中醫師在無法觀看到身體內部的狀況下,
是如何對病人的病症做出診斷的,
於是在網路上搜尋了中醫診斷病症的方式,
找到「四診心法」口訣,這四個字是「望、聞、問、切」,
仔細讀了解說後發現,雖然只是簡單的四個字,
其實也可以讓我們用在自我傷害防治的處理程序上。

「望、聞、問、切」這四個字,
是中醫師在瞭解病人病症的程序,
「望」是觀看的意思,
觀看病人外顯的身體反映對病痛做初步的瞭解,
包括臉部反映出的氣色、舌苔狀況、指甲生長情形及眼球的明濁度等;
「聞」是傾聽,也是嗅聞的意思,
傾聽病人對身體不舒服部位的敘述,
來瞭解身體內部的狀況,也瞭解可能發病的原因,
而嗅聞是透過嗅聞病人身體的氣味,瞭解身體的代謝情形;
「問」是詢問的意思,
詢問病人的飲食、生活作息等習慣,來瞭解身體以外的影響因素;
「切」是把脈的意思,
透過對人體心跳、脈搏跳動的變化以及測量發燒狀況,
來瞭解身體的病痛的部位狀況,
經歷過以上四個看診過程,最後才對病人的病痛做出明確的診斷。

各位也許會納悶,我如何將這四個字用在自我傷害防治的處理程序上呢?
其實我將這四個字用在自我傷害防治處預上,不僅與中醫的問診方式,
也與我們常在宣導的「語言上、行為上、環境上、併發性」,
這四個線索有許多相同的地方。
「望」是觀察,平時就隨時觀察弟兄的神色、氣息、行為,
及人際關係是否有明顯的改變;
「聞」是傾聽也是嗅聞,當發現外在表現和平常有明顯差異,
或有自我傷害念頭時,除了要耐心傾聽他們的言語、心情及瞭解緣由,
還可以透過個案身體散發的氣味來瞭解他平時的生活習慣;
「問」是詢問,在觀察與傾聽之後,接著是詢問個案,
在什麼樣的情境或感受下比較容易有自我傷害的想法、
在這之前已經有過幾次想要自我傷害的念頭,或做過幾次自我傷害行為,
以及這次自我傷害想法出現之後,是否已經有計畫或準備工具了等等,
來評估其自我傷害意念的強度,如此才能給予適切的協處;
「切」是切斷、斷除,當掌握個案自我傷害意圖與強度後,
要立即做出防處,切斷其可能自我傷害的因素,
包括安排專人全天候陪伴、專人管制藥物及服用狀況、
防止自傷工具的取得、遠離高樓或圍欄等危險地點、
避免讓個案獨處等,並安排密集輔導,協助打開心防,
切除引發個案自我傷害想法的心結。

我想我們所知道的防治自我傷害的方法很多,危機處理的口訣也很多,
目的都希望可以讓我們有效地降低自我傷害事件的發生,
或是在事後做最完善的處預,但我想在遇到自我傷害事件時,
這些方法與口訣應簡單、易記,能讓我們很快就運用出來才是最重要的,
分享對「望、聞、問、切」四個字運用在自我傷害防治上的心得,
是希望給大家另一種思考上的刺激,
也希望讓我們平時在預防自我傷害工作中,能由簡單的口訣中,
立即從每一個字聯想到處理的程序與方法,並將傷害降到最低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ghost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